吳心荷 從不織布到電商顧問,傳產二代賴順賢的數據人生 傳產二代的成長現場:從倉管看出管理盲點** 出身於不織布工廠的傳統產業家庭,賴順賢不是一開始就接班,而是選擇從基層做起。憑著對數據的敏感,他從倉庫搬運作業中發現了庫存管理的問題,靠著手工記錄與分析,成功說服內部調整生產策略,將庫存水位降至三成,讓公司營收不變下,獲利從八百萬翻升至四千萬。他形容這是一次「從數據出發的內部改革」,也成為他後來創業的基礎。 把熱愛變事業:從鐵人三項切入運動製造** 熱愛... 傳產 6月 26, 2025 人物專訪
國營臺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臺鐵內灣線一日週遊券 免費兌換「四季小卡」再造鐵道新亮點 臺鐵為加強地方連結、鼓勵民眾進行支線旅遊活動,持續推動鐵道觀光。內灣線為兼具觀光和通勤功能的支線鐵路,而竹東地區為新竹縣客家文化重鎮,擁有豐厚的歷史背景、人文特色及豐富多樣的自然風景,是一條值得旅客深入體驗鐵道風情的慢旅路線。 為吸引更多旅客前往,使旅客發現竹東之美,自114年6月23日起購買內灣線一日週遊券的旅客,可於竹東站兌換四季小卡1張 (每季限量2,000張),小卡呈現內灣地區四季自然風景... 觀光 6月 25, 2025 最新消息
王彥涵 當代原住民的文化互動—以泰雅德拉楠部落為例 (圖說:部落內用以講解泰雅族部落遷徙史之裝置藝術/封面圖出處:本文作者實地採訪攝影) 在全球推動永續發展的潮流中,ESG(環境、社會、治理)成為企業與政府的重要指標,而原住民族文化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。原住民族文化強調與自然共存,尊重並保護環境,與ESG中「環境」理念高度契合。此外,原住民族社群的凝聚力與傳統技藝,展現了「社會」層面的價值,透過文化傳承促進代際理解與尊重。在「治理」方面,原住民族的自... ESG 世界趨勢 傳統文化 原住民文化 國際新聞 民間習俗 生活美學 產業文化 觀光 6月 24, 2025 環境永續及ESG世界議題
王彥涵 白海豚也能提告了!—台灣環境訴訟里程碑 (圖說:為了閃躲用來進行海底電纜鋪設工程的黃色浮球,而分散開來的白海豚/圖片來源: None [1] 「台灣白海豚媽祖宮」Facebook 粉絲專頁 ) 「環境訴訟」與 ESG 密切相關** 永續思潮的浪尖上,「環境訴訟」成為保護生態和動植物的重要手段,並與ESG(環境 environment、社會 social 及企業治理 governance)概... DEI ESG SDGs 世界趨勢 國際新聞 政策 產業文化 觀光 6月 24, 2025 環境永續及ESG世界議題
吳心荷 開平餐飲打造世界風味品飲空間!侍酒師推薦「SOMM」餐酒館開幕 記者吳心荷/台北報導 開平餐飲附屬飲品專業場域「SOMM」開幕,由國際品水師協會大中華區代表吳侑諭(左起)、台灣侍酒師協會首席顧問蕭希辰、開平餐飲學校校務主委夏豪均、開平餐飲學校創辦人夏惠汶、農業部茶改場長蘇宗振、蔦酒藏國際貿易負責人杜彥霆進行剪綵儀式。(開平餐飲學校提供) 深度品飲新地標落腳大安區!開平餐飲領航飲品教學,打造全台唯一以飲品專業為核心的「SOMM」餐酒館。由台灣侍酒師協會首席顧問蕭... 產業創新 產業文化 葡萄酒 餐酒館 6月 22, 2025 最新消息
吳心荷 高級餐飲的新提案:吃進藝術,住進美學 ** 媒體出身的品牌視角,開啟高端餐飲新路徑** 黃平融出身傳播領域,大學主修大眾傳播。儘管最初曾朝媒體產業發展,但隨後投身餐飲領域,從顧問到營運、再到品牌主理人,逐步累積出系統化的操作模式。如今,他主導兩家高級餐廳品牌,一家走日式、一家走歐式路線,皆朝高端市場定位。 他的策略不同於傳統餐飲產業由下而上的擴張路線,而是從品牌設計與客層需求反向思考,先定義「誰是我們的顧客」,再從空間、菜色... 生活美學 高端餐飲 6月 22, 2025 人物專訪
吳心荷 科技與藝術超越展館的對話:日本科技藝術家落合陽一走訪 TECH WORLD 館 大阪世博「null²」主題館策展人落合陽一,在TECH WORLD館未來劇場留影(TECH WORLD館提供) 2025年大阪世博會進入夏季高潮,日前(6月16日)大阪世博會主題館「null²」策展人、數位創作藝術家落合陽一,造訪了 TECH WORLD 館,進行了一場跨越展館與語言的深度交流。 由 TECH WORLD 館館長邱揮立親自接待,並於導覽後就策展理念進行交流對談。在參觀了三座沉浸式... 科技 藝術 6月 22, 2025 最新消息
王彥涵 裸露不行嗎?坎城影展引發熱議的服裝規定 (每年坎城影展紅地毯,成女星爭奇鬥豔、展現風格的舞台/主圖出處:以 Monica AI 系統繪畫產生之示意圖) 坎城影展作為世界三大影展之一,可說是演藝界的年度盛事!它誕生於1946年,是為了抗議墨索里尼(Mussolini)和希特勒(Hitler)兩威權統治者動用否決權阻止法國戰爭劇《La Grande Illusion》獲得威尼斯影展獎項。坎城影展舉辦在法國里維埃拉(French Rivier... 世界趨勢 國際新聞 多元共融 生活風格 產業文化 美學設計 6月 19, 2025 生活美學及藝術
蔡宗諭 循環建築,建築廢材的再生生命 每次經過都市更新的工地,那些被吊車舉起的鋼梁、堆在圍籬後方散亂的紅磚與水泥塊,看起來像是城市正常汰換的痕跡,但它們其實正在變成台灣垃圾場裡成長最快的一種物種:建築廢材。根據內政部統計,台灣每年產出的建築與裝修廢棄物超過 545 萬噸,占都市垃圾的 35%。這不只是環保議題,更是土地與資源再分配的經濟警訊——我們正在用一座城市的殘骸,堆出下一代無法消化的土地負債。 不曾想,那是否有辦法將它們再次被利... ESG SDGs 世界趨勢 低碳議題 循環經濟 氣候變遷 永續 產業文化 綠建築 美學設計 6月 19, 2025 環境永續及ESG世界議題
蔡宗諭 混搭旅遊:一趟旅程兩種人生,年輕人為什麼越玩越混搭? Agoda 的內部報告顯示有一種旅行方式,最近很紅。一種被稱為「Flex-Splurge」的混合型旅遊正在快速竄升:高達 32% 的亞太區年輕旅客選擇「前段背包、後段六星」的搭配邏輯。 「我在曼谷住青旅,五晚只花一千七,省下來訂一晚六星飯店,好好泡個澡當犒賞。」這種話,不是誰特別節儉,也不是為了拍片博流量,而是真的越來越多人這樣安排自己的旅程——有轉折、有反差、有故事,回來也可以跟朋友分享我獨特的... 永續 產業文化 觀光 責任消費 飯店旅宿 飲食文化 6月 19, 2025 市場消費
陳上智 【葡萄酒的感官科學】超級味覺者與葡萄酒品飲:先天基因 vs. 後天努力 現實中的超級味覺者並非稀有的天賦,而是廣泛存在的事實。「超級味覺者」(Supertaster)並非科幻小說中的特殊存在,感官科學研究早已證實大約四分之一的人類屬於超級味覺者,他們對特定味覺(尤其是苦味)有顯著的敏感度。這種敏感性來自於舌頭上較高的味蕾密度(每平方公分30個乳突以上),且可透過簡單的染色測試辨識:用顏料沾抹舌頭,觀察舌上小點的數量即可。 如果你身邊有愛好葡萄酒的朋友, 那麼很可能其中... 感官科學 教育 葡萄酒 飲食文化 6月 15, 2025 農業及食品
陳上智 【葡萄酒的感官科學】苦酒滿杯?葡萄酒的苦味科學 在外擔任講師或是受邀參加活動時,會獲得各式各樣的葡萄酒品飲經驗。自覺自己的品飲歷程更偏向廣度而非深度,因此對於某些品種的風味特徵也格外敏感。像是Gewürztraminer和Mencía這類葡萄品種,經常能在酒中喝到明顯的苦味,而這種苦味並非缺陷,而是品種的獨特性之一。它是酒中的低語,等待有心人去解讀。 苦味從單純的生理防禦轉化為味覺的成熟象徵,在料理與飲食文化中被賦予新的意義。苦味在料理、飲品乃... 感官科學 教育 葡萄酒 飲食文化 6月 15, 2025 農業及食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