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葡萄酒的感官科學】超級味覺者與葡萄酒品飲:先天基因 vs. 後天努力
感官科學研究一致指出,訓練、分析與記憶的累積比單純的天賦更為重要

現實中的超級味覺者並非稀有的天賦,而是廣泛存在的事實。「超級味覺者」(Supertaster)並非科幻小說中的特殊存在,感官科學研究早已證實大約四分之一的人類屬於超級味覺者,他們對特定味覺(尤其是苦味)有顯著的敏感度。這種敏感性來自於舌頭上較高的味蕾密度(每平方公分30個乳突以上),且可透過簡單的染色測試辨識:用顏料沾抹舌頭,觀察舌上小點的數量即可。

如果你身邊有愛好葡萄酒的朋友, 那麼很可能其中有人就是超級味覺者。他們能描述出葡萄酒中的更多細節,運用更豐富的形容詞來描繪風味,彷彿擁有「開外掛」般的味覺天賦。這種能力確實令人羨慕,但是否只有超級味覺者才能成為優秀的taster呢?

1. 超級味覺者的定義與研究結論

「超級味覺者」這一名詞由感官科學專家 Linda Bartoshuk 於1991年提出,用來描述對特定味覺刺激(特別是苦味)高度敏感的群體。這類個體擁有較高的味蕾密度,對丙硫氧嘧啶(PROP,Propylthiouracil)等苦味化合物反應強烈。研究顯示,全球約有25% 的人屬於超級味覺者。

超級味覺者的特徵包括:

  • 對五種基本味覺(酸、甜、苦、鹹、鮮)極為敏感。

  • 對口腔的體感刺激(溫度變化、單寧的澀感、辣味的痛感等)反應強烈。

  • 味覺與嗅覺的靈敏度呈正相關性, 特別是在鼻後嗅覺(Retronasal Olfaction)方面表現更佳。這意味著超級味覺者在品飲葡萄酒時,能感知到更多層次的香氣與風味。

2. 味覺與嗅覺靈敏度的正相關性:品飲能力的關鍵

在葡萄酒品飲中,味覺與嗅覺的協同作用是人類感知風味層次的核心。除了直接透過鼻孔吸入的香氣(鼻前嗅覺 Orthonasal Olfaction),鼻後嗅覺 Retronasal Olfaction 更是辨識深層香氣的關鍵。當葡萄酒進入口腔嚥下後,香氣分子由呼氣經過咽喉進入鼻腔後部,這種從口腔內部傳遞的香氣被稱為鼻後嗅覺,是辨識葡萄酒中非果味的香氣,如礦物味、煙燻味、陳年產生的土壤與皮革等風味的感知主要途徑。研究發現:

  • 超級味覺者在鼻後嗅覺的表現更為敏銳,能捕捉到更細緻的香氣細節,如柑橘皮的苦香、礦物感或新鮮草本氣息等。

  • 高酸葡萄酒在超級味覺者口中可能被感知為帶有「鹹味」,單寧含量高的酒款則會被感知為「口感更緊緻、結構更具深度」。

味覺與嗅覺的交互作用,讓超級味覺者在品飲時能更深入地剖析風味層次,但這是否意味著非超級味覺者就無法達到同樣境界?答案是否定的。


3. 跨模態感知(Cross-Modal Perception):品飲體驗的多元聯繫

跨模態感知是指不同感官之間的交互作用,當一種感官受到刺激時,會影響甚至改變其他感官的感知。在葡萄酒品飲中,這種現象極為常見,且直接影響品飲的結果。

葡萄酒品飲中的跨模態感知包括但不限於:

  • 視覺與嗅覺的交互:紫色或紅色的酒液常讓人聯想到櫻桃、李子或是某些深色的莓果,而淡黃色的酒液則讓人期待柑橘或青蘋果的清新果香。看到什麼酒色就先思考什麼顏色的水果,這是我教品飲多年最常用的帶領技巧。

  • 味覺與嗅覺的交互:高酸度的葡萄酒會放大柑橘類或金屬類香氣,而有「鹹感」的葡萄酒則常被聯想到礦物風味。

超級味覺者在跨模態感知上的表現更為強烈。他們能將視覺、嗅覺、味覺與觸覺交錯結合,進而形成更為立體的品飲體驗。但需要強調的是,跨模態感知不等同於聯覺(Synesthesia)。聯覺是神經結構異常所導致的感官交錯現象(如「聽到顏色」),而跨模態感知則是正常感官交互作用的結果,是你我都擁有的能力。

4. 後天訓練一定有效:品飲能力的關鍵

這是我最想強調的部分!雖然超級味覺者在天生的味覺與嗅覺敏感度上佔有優勢,但後天訓練同樣能顯著提升品飲表現。感官科學研究一致指出,訓練、分析與記憶的累積比單純的天賦更為重要。

(1) 訓練:強化感官靈敏度

  • 盲評葡萄酒練習:在沒有酒標、產區、年份等資訊的情況下品嚐葡萄酒,強化對香氣、酸度、單寧、酒體等基本要素的敏感度。

  • 香氣辨識:有意識地擴大香氣識別範圍,從日常生活中的水果、香料、花卉等鍛鍊味道記憶,提升嗅覺靈敏度。

(2) 分析:建立品飲邏輯

  • 系統化品飲筆記:記錄每一次品飲的風味特徵、結構與變化,分析各產區、品種與年份的風味差異。

  • 風味層次解析:學會將香氣、酸度、甜度、單寧等元素拆解並重新組合,深入理解葡萄酒的結構與平衡性。

(3) 記憶:建立個人風味資料庫

  • 積累品飲經驗:大量品飲與反覆練習是提升品飲能力的不二法門。

  • 偏好與風格認知:透過品飲筆記記錄自己的偏好與感受,建立個人風味資料庫,提升未來品飲的判斷力。

結論:品飲的核心在於訓練與認知,而非天賦

請你務必記得:你不必是超級味覺者才能成為出色的葡萄酒品飲者。雖然超級味覺者在味覺與嗅覺靈敏度上具有天生優勢,但品飲葡萄酒的真正能力來自於後天訓練、邏輯分析與風味記憶的積累。

品飲葡萄酒不僅是味覺的探索,更是視覺、嗅覺、味覺與觸覺的感官交融。無論你是天生敏銳還是靠後天努力,只要用心練習,你都能在每次喝葡萄酒時能感受更多,感動也更多。

你覺得你是超級味覺者嗎?不如試試沾個藍色顏料,看看你舌頭上藏了多少「超能力」吧!


專欄作家

陳上智 Patrick Chen DipWSET

ACE Awards Taiwan 台灣愛思葡萄酒大賽 創辦人暨葡萄酒講師

自2003年開始進入葡萄酒行業,參與台灣早期葡萄酒開拓時期之推廣,為業界資深認證講師。擁有多項葡萄酒相關認證,出版多本或參與審訂食品及葡萄酒類相關書籍,舉辦超過百場葡萄酒、乳酪相關專業課程或體驗學程。2021年創辦《ACE Awards Taiwan 台灣愛思葡萄酒大賽》。

【葡萄酒的感官科學】苦酒滿杯?葡萄酒的苦味科學
葡萄酒的苦味是「缺陷」還是「風格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