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力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能源,而隨著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峻,強化低碳能源,逐步淘汰高碳排放、高污染且難以循環利用的能源,成為全球重要目標。本文將帶你快速了解全球發電現況,並探討未來發電趨勢及面臨的挑戰與機會。
英國能源智庫Ember最新發布的《2025年全球電力評論》整合了215個國家和地區,採用2024年的最新數據,重點如下:
低碳能源比例創新高
低碳能源(包含風能、太陽能、水力、生質能、地熱、潮汐能)在全球發電中的占比達到40.9%,為1940年代以來最高。風能(8.1%)和太陽能(6.9%)合計首次超過水力發電(14%)。其中,太陽能發電量是2022年的兩倍,成長速度最快。生質能、地熱和潮汐等其他再生能源則占約2.6%。核能作為極具爭議的低碳能源,占比降至45年來最低的9%。
(圖片說明:2024年低碳發電量總和創新高。)
碳排放仍在上升
因低碳能源比例提升,化石燃料發電占比下降至59.1%。但因熱浪導致冷氣使用增加,化石燃料發電量仍微幅增加1.4%,使全球碳排放量上升1.6%。全球發電產業的碳排放總量則在2024年創下歷史新高。
(圖說:近三年冷氣、暖氣用電的比較。)
新興科技推升用電需求
AI數據中心、電動車等新興科技提升了電力需求,低碳能源是最佳解決方案。以電動車為例,雖然它能減少汽油燃燒、降低碳排放,但如果供應電力仍依賴燃煤發電,減碳效果將大打折扣。
政府與企業的角色
最後呼應評論的提醒:政府與企業需積極推動低碳能源政策與基礎建設,以確保能源安全與經濟競爭力。一方面,高碳能源常「需仰賴他國提供燃料」導致無法能源自主,及「燃料運輸若因武裝衝突或天災而中斷」恐怕存量不足等問題。另一方面,儘管低碳能源發電占比持續增加,碳排放量仍創新高,顯示公眾在討論減碳時的盲點:往往只關注「發電方式的選擇」,忽略了「節能減碳」的重要性。綠建築概念以降低室溫、低碳飲食和生活方式、節約用電等,同樣是降低碳排放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全球電力結構正處於重要轉型期,低碳能源的快速成長為減緩氣候變遷帶來希望,但碳排放仍持續攀升,提醒我們不能只依賴發電技術的改變。實踐永續精神的努力,需要每個人的參與。

王彥涵
秝知特約專欄作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