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錄時間的飲品:品牌大使和之安談年輕世代於威士忌產業轉型
秝芙人物專訪- 從品味象徵到世代距離,重新定義酒精的角色與未來

年輕世代對酒精的接受度逐年下滑,酒類品牌如何與新一代建立關聯,正成為一大課題。麥立得洋酒品牌大使和之安(Rax)身高 190 公分,素有台灣最「高人一等」品牌大使之稱,長年活躍於烈酒推廣第一線,觀察深刻,風格獨具。他分享年輕族群的價值觀轉變,以及酒精文化當前面臨的挑戰與轉型機會。

和之安幽默地說自己是被英文老師取錯名字的受害者,但在實務工作中,他展現出極高的文化理解力與產業敏銳度,打破外界對烈酒推廣的刻板印象。他強調,喝酒的本質其實是一種「記錄時間」的儀式,而非應酬工具或長輩品味的象徵。

年輕人不喝酒?是選擇不是逃避

「我其實研究過這個問題,」和之安說。他指出,年輕人不喝酒,與社交型態、文化氛圍與個人價值觀的轉變密切相關。過去喝酒象徵成熟與酷感,如今在 AI、網路、社群等多元刺激並存的世代,酒精不再是唯一的社交媒介。

年輕人認為酒精代表「應酬壓力」、「長輩文化」,甚至可能和生活美學無關。因此,單純強調「喝酒是一種品味」的行銷說法,對新世代缺乏吸引力。

消費結構轉變,酒類活動也該升級

「年輕人現在連看日劇都不流行了,怎麼可能因為日劇想去居酒屋?」一句話點出文化落差。和之安則認為,年輕人的娛樂方式早已改變,社交管道變多,酒精的「催化功能」不再必要。相較之下,無酒精飲品如氣泡葡萄酒,反而成為新興選項,甚至在網美店與潮流酒吧中崛起。

他認為,酒商應更靈活地跟上年輕人的生活節奏:「活動不一定要以品酒為主,或許應該先讓他們認識酒背後的文化,再自然引導他們接觸酒精。」

品牌推廣,不能強加價值觀

許多品牌推廣常犯下一個錯誤——強調酒代表的品味與生活高度,而忽略了年輕人自身對酒的理解與實際需求。

從活動設計到媒體投放,從口號語言到內容形式,都應該調整成年輕族群習慣的語境與節奏。「否則你怎麼確保他們會點開那支影片,甚至有意願嘗試?」

威士忌,是文化不是功能性飲品

聊到自身的職涯,和之安分享剛入行時滿腔熱情地想用歷史、工藝說服消費者理解威士忌,但現實是多數人無暇聽長篇解說。如今他回歸初心,認為該給年輕人更完整的論述:「威士忌背後承載的是一個國家的歷史、地理、文化記憶,這才是有價值的東西。」

他語帶堅定地說:「酒是人類幾千年來記錄時間的方式,我們現在做的事情,只是換一種方式繼續這個傳統。」

與年輕人接軌,是品牌的必修課

他也觀察到,不只消費行為改變,年輕人的工作模式也與過去不同。他們更重視自由與彈性,傾向接案、自由職業、重視個人掌控權,這樣的生活觀也會影響到他們對酒精的需求與選擇。

「年輕人想用自己的方式對社會產生影響,他們要的不是你的標籤,而是參與感。」這樣的洞察,提醒所有品牌經營者,未來的競爭力不只是產品力,而是能不能「聽得懂」年輕人。

EP17.【所長會客室】年輕人為什麼不喝酒了?feat. 麥立得洋酒品牌大使|Rax

在不同世代的觀點中,「酒」所給人帶來的娛樂印象有甚麼不同?新一代娛樂模式的改變,源自於工作模式的不同?為什麼說酒價值在於能「保留時間」?

真誠與策略同行:品牌長黃馨儀談個人品牌的真功夫
秝芙人物專訪- 從品牌長視角解析行銷話術迷思,拆解學習投資背後的思考邏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