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廣告公司文案、金融業行銷主管,到成為婚禮主持人與社群創業者,竺宥璋的職涯轉彎一路充滿「半推半就」的選擇。他現為「高言值表達力教練」,致力於教人將腦中想法轉化為清晰、有邏輯的表達內容,也鼓勵更多人看見語言的力量,不再把「會說話」當成天分,而是一種可以系統練習的技能。
從幫品牌說話到替自己發聲:竺宥璋的職涯關鍵在表達
竺宥璋的第一段職涯始於廣告業,擔任超過十年的文案工作,負責創意發想與簡報提案。他形容:「寫文案本質上就是一種表達,只是對象從眼前的客戶,變成廣告前的潛在受眾。」後來轉職金融業,雖然工作內容轉為行銷、活動與媒體公關,但核心能力仍是溝通與表達。
斜槓轉向:婚禮主持與社群創業
2008年金融海嘯讓竺宥璋重新思考職涯風險。他未選擇離開職場,而是從兼職開始嘗試主持婚禮、接文案案子、經營社群電商。「我沒有要創業,只是給自己多一個備胎選項。」全盛時期,他白天上班、晚上寫文案、假日跑主持,走出獨特的斜槓模式。
Clubhouse啟發:原來表達可以被教
疫情期間,他在語音社群平台 Clubhouse 發現,許多人有想法卻無法有效說清楚,也開始接到學員詢問:「你能不能教我怎麼像你一樣表達?」這讓他開始系統性拆解自己表達背後的邏輯,正式踏上表達力教練的路。
不只是會講話,更要理解溝通情境
竺宥璋強調,表達力不是只有「說得好聽」,而是懂得因應不同情境設定適切的策略。「聊天、簡報、業務、演講、協調、談判,每一種情境需要的語氣、邏輯與目標都不同。表達最難的,是先釐清自己要什麼,再換位理解對方要什麼。」
他認為,這世界上沒有一種表達是萬用的,而好的表達者,是能根據對象與目的選擇合適方式的人。
「半推半就,但要弄假成真」
竺宥璋用「半推半就」形容自己多數的職涯決定——不是早有明確規劃,而是在每個看似偶然的機會中認真累積實力,最終形成現在的專業。他說:「我不是很有目標的人,但我相信只要開始做,做著做著就會有路。」
從育幼院出身到成為多領域實作者,他用語言為自己創造了一條專屬的成長軌跡,也希望透過教學,幫助更多人看見語言的力量。
EP19.【所長會客室】不是每件事都需要溝通feat. 高言值表達力教練|小竺
溝通最重要的是什麼?又是甚麼樣迥異的環境練就了小竺的核心溝通力?他又是如何理解「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溝通」這件事?